(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视觉中国
照顾女性很有必要,但方法要是不对,可能引发误会和争议。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王佳薇
编辑 / 李屾淼 lishenmiao1989@126.com
2023年6月27日,上海游泳馆设置女性泳道一事登上热搜。上海游泳馆回复媒体时称,设计女性专用泳道一方面因为女性在游泳时着装较少,可以帮助避免旁人无意识的触碰;另一方面,针对游泳技术比较生疏的女生来说也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据了解,上海游泳馆一共有8条泳道,女性泳道在游泳馆2023年4月重新开馆之际就已经存在,设置在水深1.2米至1.6米的浅水区。上海游泳馆负责人顾女士告诉南方人物周刊记者,对于女性泳道,客人普遍的反馈“都挺好的”。女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泳道,而如果男性进入女性专用泳道,安全员会进行劝阻。此外,大众点评上有关上海游泳馆的点评中也不乏称赞女性泳道的评价,不过另有一些评价指出了其不便之处,“女性泳道狭窄,只能单行,方向不一致会‘堵车’。”
实际上,女性泳道的设置并非上海游泳馆一家。早在2018年,广州市荔湾区的西郊游泳场就专门推出一条女性专用泳道,开设理由与上海游泳馆如出一辙,“天气炎热,游泳池内着装清凉,有的女性会因为人多时与男性有身体接触,有点尴尬。”2023年3月,呼和浩特体育中心在推出“女性专用泳道”之前曾发布问卷调查公开征求意见,结果显示,参与问卷的2187人(记者注:其中女性占72.94%,男性占27.06%)中,75.52%的受访者表示与异性在同泳道游泳时会感到不便,而设置女性专用泳道得到了80%以上游泳爱好者的支持。
夏天是游泳馆最热闹的季节,但泳池性骚扰事件也屡见不鲜。2022年作家张天翼出版的小说集《如雪如山》中的《泳客》便描摹过这类情形:
“王沥沥游到泳道中段,左脚一根脚趾抽筋,停下来,扶着浮线活动脚趾。这时那男人悠悠游过,从她背后擦过去,王沥沥感到臀部被碰了一下。她回头一看,那人往前游走了,若无其事的样子。她以为那人是不小心的。半个月之后,汤圆(记者注:男人)第二次‘碰她’,她心里知道八成不是意外了。再来泳池,下水前她都注意找一找,看汤圆在哪个泳道,她就在另一区下水。”
小说里的主人公王沥沥纠结于要不要跟泳池管理员讲自己的遭遇,说有个男的,在水里摸女人屁股。但管理员又能怎样?王沥沥十分犹豫,“重要的是,水底下又没摄像头,无凭无据。”张天翼后来接受采访时告诉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这一情节取材于她在游泳馆的真实经历。
女性泳道能防“咸猪手”吗?
经常在上海游泳馆游泳的时女士(化姓)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表示,“我朋友昨天去游的女性专用泳道。虽然已经有明显划线和标牌,但还是偶尔会有男性占用女性泳道,工作人员提醒也防不住,因为泳道用浮线划分,很容易游过去。”
女性专用公共设施或公共区域不只有泳道,类似的还有地铁女性车厢和女性停车场,它们都以保护女性为名、旨在为女性提供便利,而且跟女性泳道一样,都引发了不少争议。
2017年,国内的广州、深圳两地分别开设地铁“女士优先车厢”试点。许多报道指出,由于并没有强制规则约束,女性车厢内常常是男性多于女性,老人想要进入女性车厢则被劝阻。
▲2017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试点女性车厢 图/视觉中国
2019年9月,深圳地铁发布条例征求意见,将规范公共交通爱心座椅和优先车厢纳入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提出地铁可设立优先车厢,高峰时段仅供女性等“有需要的人”乘坐。针对建议取消“女士优先车厢”的评论,深圳地铁表示,女士车厢设置为“优先车厢”,而非“专用车厢”,只做倡导,并不强制实施,既彰显了对女士的人文关怀,减少性骚扰,同时也避免了被歧视之感。
女性车厢的概念最初源于日本,最初主要是为了防范日益恶化的痴汉问题。BBC的报道显示,女性车厢设立一年后,女性在东京受到性骚扰威胁的报道下降了3%。然而在使用男女混合车厢的两条铁路线上,因性骚扰被捕的人数上升了15%至20%。这一数字的变化或许因为女性防范意识增强,举报率提高,也有可能是因为犯罪者将作案场所转移至混合车厢。
墨西哥、印度、日本等地先后试行过女性车厢。2014年,路透社調查了全球6300名女性,发现其中70%认为她们在性别分离的车厢中确实感到更安全。
但用分隔男女的方式防范性骚扰,往往是对治安问题无解的不得已,而且很可能治标不治本。
国际汽车基金会(FIA Foundation)2017年发布的报告特别提到,在大众运输工具上对女乘客的安全所采取的不同保护措施,包括性别隔离在内的举措,反而是对性骚扰犯罪的一种漠视,等于在说:女性最好不要自由旅行,她们需要被给予特别关注。
女性车厢的反对者、日常性別歧視(Everyday Sexism Project)项目创办人劳拉·贝茨(Laura Bates)接受BBC广播第四台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针对加害者采取进一步措施才是打击性骚扰的正确方式。而女性专用车厢传递出一个信息——骚扰不可避免,我们应该把女人聚集起来防止骚扰发生。”
▲2020年11月21日,辽宁沈阳火车站,乘客在女士专用通道安检乘车 图/视觉中国
女性专用泳道/车厢/停车位,
是性别歧视吗?
近些年来,日本不断有抗议团体反对女性车厢,认为这是对男性的逆向歧视。他们通过状告地铁公司、申请开设男性专用车厢的做法来表达不满。尽管这些抗议被地方法院驳回,但这无疑也使性别问题更为撕裂。
有关上海女性泳道的新闻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它设置在水深1.2米至1.6米的浅水区。”尽管上海游泳馆作出“顾客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泳道”的解释,但这仿佛默认女性泳者的水准只适合呆在浅水区,与女性专用车位的思维定势如出一辙。
女性专用车位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旨在保护女性免受潜在的性侵犯风险。德国部分地区特别设定法律,“停车场必须为女性保留至少30%的专用停车位。”这些车位往往比一般停车位的空间更大,光线充足,位置靠近热闹的街道或建筑物。针对此设计,批评人士认为女性专用车位涉及性别歧视,暗示女性开车不如男性——相关争论在德国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2018年12月15日,广州一商场停车场内的女性专用停车位 图/视觉中国
2009年开始推行“女性专用停车位”的韩国首尔则进行了进一步的尝试。2023年2月,首尔市长吴世勋表示,“是时候考虑家庭停车位了”,随后首尔开启女性专用车位改造计划,将 “女性专用停车位”改为“家庭停车位”,专门提供给孕妇或带孩子出行的人士,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女性将不能再使用它们。
在我国,首个女性专用车位设置在河北的一家购物商场,随后各地都有相关实践。与德国、韩国情况类似,女性专用车位引起的争议主要聚焦于性别歧视,而针对“女性专用车位空间更大”的相关报道也进一步加强了公众对女司机的污名化。
然而在这些争论背后依然存在一个不争的事实,包括女性在内的不同群体,的确在公共生活中面临着各种不便。
联合国人居署在2021年发布的《“她”的城市:与女孩一起设计可持续和包容性城市的指南》中指出,全球女性使用城市公共空间的程度与男性不对等。同样地,城市研究学者莱斯利·克恩(Leslie Kern) 在《女权主义城市》一书中强调,“公共空间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女性。这体现在明显可见的——糟糕的街道照明——以及不太明显的事实:某些群体,即妇女和残疾人,历来被排除在建筑设计过程之外。”
但设置女性专用车位、女性车厢、女性泳道等方法很可能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正确思路。要为女性提供更友好的生活空间,与其设计女性泳道,不如着眼于城市空间中那些常见却容易忽略女性需求的公共设施,建立一个更加性别平等、友好的城市空间。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接受采访时便主张,“与其建女性专用停车位,倒不如多建一些女厕。”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大西洋物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