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恒心
来源|博望财经
(资料图片)
蒙眼狂飙的平安银行“跌倒了”。
5月5日,因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首付款虚假,平安银行沈阳分行被处以罚款50万元。与此同时,多名负责人也分别被处以警告。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似乎是平安银行“水逆年”,开年便频收罚单,合规问题暴露。
此外,平安银行营收连续2个季度呈负增长,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4%,不仅还是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一季度营收下降,也是2017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降。
平安银行“零售新王”光环还能持续多久?
01
业绩表现可圈可点,营收下滑为最大败笔
据公开资料显示,平安银行的前身是深圳发展银行,成立于1987年12月,系原深圳经济特区内六家农村信用社改组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年4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2012年6月,深圳发展银行以吸收合并平安集团旗下原平安银行的方式完成两行整合工作,并于2012年7月更名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一家中型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安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具有一定的系统重要性,其网络布局集中于经济相对富庶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为其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客户基础。近年来该行加大网点铺设力度,截至2022年末共设有109家分行(含香港分行),营业机构达1191家。
从业绩表现来看,平安银行最大的问题在于营收下滑。
4月24日,平安银行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当期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4%至450.98亿元。对此,平安银行给出的解释称,“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净息差有所下降,以及债券和外汇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
资料来源:平安银行2023年一季报。
平安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4394.84亿元,较年初增长了3.3%,去年同期增速为3%;利息净收入321.15亿,增长0.54%,手续费佣金净收入88.78亿,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银行利息净收入增速低于贷款增速的原因在于,净息差降低。
具体来看,平安银行净息差为2.63%,较上年同期的2.80%下降0.17个百分点,降幅6.0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的平均收益/成本率为5.79%,低于去年同期的6.10%;吸收存款的平均收益/成本率为2.20%,高于去年同期的2.05%。
风险管理方面,2023年3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1.05%,与上年末持平;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53%,较上年末下降0.03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0.84和0.71,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01和0.02;拨备覆盖率290.40%,较上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平安银行2023年一季报。
此外,个人贷款中的汽车金融贷款余额3197.69亿元,受汽车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及汽车金融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较上年末下降0.4%;一季度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503.2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70.45亿元,同比增长48.2%。
但值得庆幸的是,平安银行的净利润仍维持双位数增速,2023年第一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6%至146.02亿元。
02
频吃罚单,足见内控管理不到位
虽然业绩表现还可以,但平安银行开年以来就频吃罚单。
除了5月刚被处罚50万元以外,平安银行今年4月底还因“四宗罪”收到百万级罚单。
根据沪银保监罚决字〔2023〕60号罚单,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包括:2021年4月,该分行代理销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2020年至2021年6月,该分行欺骗保险人;2021年2月,该分行个人经营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房;
2021年1月,该分行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于是上海监管局对平安银行上海分行作出罚款人民币145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4月4日,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还因个人经营性贷款“三查”不尽职、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被罚款50万元。
诚然,这只是平安银行被监管处罚的冰山一角。
1月30日,平安银行泉州晋江支行王某金因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业务办理不尽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平安银行泉州晋江支行也被处以50万元的罚款;2月14日,平安银行沈阳分行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央行沈阳分行罚款191万元,四名相关责任人也相应受到罚款处罚。
当然,其中不乏有大额罚单。此前2020年2月,平安银行就曾因汽车贷款、个人贷款、信用卡等15项业务违规被银保监会罚720万元。
频吃罚单的背后,凸显平安银行内控管理不到位,也为激进扩张行为敲响警钟。
03
投诉量居高不下,违规收取高额利息更是“重灾区”
庞大的消费投诉量也令平安银行倍感压力。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了《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关于2022年第四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通报了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接收并转送的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情况,显示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在2022年第四季度共收到69555件银行消费投诉并向其转送,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投诉中位数为2290.0件,平安银行凭借4474的投诉量霸居榜首,占总数的17%,远超排在其后的浦发银行(3395件)、兴业银行(3310件)、中信银行(2704件)、光大银行(2425件)。
另外,根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平安银行涉及1亿多条投诉量,主要包括虚假宣传、欺诈贷款、泄露客户隐私等,其中信用卡违规收取高额利息更是“重灾区”。
资料来源:黑猫投诉平台。
据一位消费者投诉称,“2018年4月16日在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的误导下办理了一笔消费备用金,额度是45000元,分12期还,每次本金3750元,利息373.5元,所有费用是4482当时工作人员说月利率是0.83%,当时我不懂什么叫月利率,后来我通过国家的lpR计算器一计算,吓我一跳,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实际月利率达到1.53%实际年利率达到18.39%远远高出当时所说的费率。之后还在工作人员的误导下办理了多笔分期还款,所有的费率都高于工作人员所说的费用。”
平安银行因高额利息被投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还有消费者投诉称,“2021年12月,使用了平安银行信用卡备用金13万,截至2023年4月26日还剩余68611.09元本金未还,我打算把剩余本金一次性还清,结果还要一次性收取提前要还本金的3%作为利息,共2058.33元,我认为剩余本金一次性还清,平安银行不应该再收取我费用。前面利息收了,我认同。现在我将本金提前还清,就不再占用平安银行的资金了,平安银行不应该收取我提前还款的3%作为利息,这属于霸王提款,我要求退款多收取的利息2058.33元。”
在王与王的战争中,平安银行的投诉量却领先于招商银行,这或许就是“新王”需要补课的地方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大西洋物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