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到,蚕花闹。
湖州、嘉兴交界的南浔、德清、桐乡一带,是老底子“蚕桑兴旺”的丝绸之府。这个清明节,因疫情沉寂三年的蚕花节再次归来,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南浔含山又热闹起来了。
数万蚕农背着蚕种包涌上含山,祭拜蚕神,祈祷蚕桑丰收。在当地,这一民俗叫“轧蚕花”,自古以来是民间自发的重要农事活动,演变成政府组织的节庆旅游活动也已整整30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南浔含山蚕花节,万人空巷“轧蚕花”。
民俗是活化的历史。那么,像“轧蚕花”这样的传统民俗节庆,都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我们又该如何重拾节日里的仪式感,在“变”与“不变”中传承与发展?
一
先来说说民俗节庆的形成。
人类的繁衍,总是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因为生活环境以及地理条件的不同,生长在各个地方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文化事项。《汉书·王吉传》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即以“水土”“天气”“地形”等因素作为判别的坐标。
千百年来,当人们逐渐形成与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民俗,慢慢便有了相对固定的日期和仪式,进而成为自发组织的节庆活动。春节、端午、中秋都由此而来。当然,还有不少节庆,极富地方特色,像云南泼水节、宾阳炮龙节、福建妈祖节……
含山
在江南一带,尤其是杭嘉湖平原,种桑养蚕是头等大事。“蚕宝宝”特别难养,蚕农们便有了蚕神崇拜之举。民间,更是赋予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相传,清明节这一天,“蚕花娘娘”化作村姑踏遍了含山,留下了蚕花喜气。蚕农们奔走相告,谁要是脚踏含山,把蚕花喜气带回家,可得到“蚕花廿四分”,意为双倍的好收成。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的“闹猛”(当地方言,意为热闹)场景。
于蚕农而言,“蚕花娘娘”是他们的“偶像”,是当地民众的共同信仰。即便家中条件并不宽裕,蚕妇们也会买上一朵戴蚕花(一种手工绢花)在头上,这是对“蚕花娘娘”的敬意。
“蚕花娘娘”巡游
当然,有关祈求蚕桑丰收的民俗活动,远不止“轧蚕花”这一种。桐乡乌镇的香市、芝村的龙蚕会、新市的蚕花庙会,都是蚕农创造的、共享的、传承的民俗节庆活动。
无论哪一种,都浸润着人们质朴的情感、信念。大家在欢度节庆的过程中,获得了欢愉与希望,也让务实的乡村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我们便能理解,民俗节庆,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
二
民俗节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农耕时代的人们,以大地为根基,遵照古老的农历来安排农事,春播秋收,夏长冬藏。但随着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人们慢慢脱离“农耕节奏”,依附其上的民俗活动也随之改变。
曾盛极一时的蚕桑产业,在20世纪90年开始出现萧条景象,种桑养蚕的人越来越少。自然,蚕农寄托在“轧蚕花”中的信仰,也慢慢变淡了。
1993年,南浔当地政府把含山“轧蚕花”命名为“含山蚕花节”。自此,这项民俗活动转变为政府主导的“民俗节庆”。
进入新时代,传统节庆自然也需要创新的时代表达。这些年,含山蚕花节在保留传统民俗活动项目的同时,与湖笔文化、美食文化、旅游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像今年,当地结合亲子、露营等流行元素,推出一系列适合年轻群体打卡的活动。
蚕花庙会上的创意市集
从最初的祭祀,发展到有文旅、贸易等功能的节庆,不止含山蚕花节。像西双版纳泼水节,这个颇具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就是由传统的宗教活动演变成了今天的“东方狂欢节”。节庆期间,当地将赶摆、放孔明灯、泼水祝福融入其中。
显然,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民俗节庆的内容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但还是有很多元素是不变的。如民众仍是主角,活动的参与感、互动性仍是重点;又如相同的文化和情感仍是纽带,每一场节庆都是集体情感的共鸣。
想来,民俗节庆的“传统”与“现代”无论如何碰撞,它们改变的只是形式,承载民众对美好生活期盼这一点,始终未曾改变。
三
民俗节庆,大部分都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它们该如何重放光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农村,就是民俗节庆的根脉所在地。
如果细细观察这些年全国各地较为成功的民俗节庆活动,往往都伴随着特定的文化表演、特色技艺、地域饮食等内容,它们为民俗节庆旅游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并逐步转化为供游客参与体验的文旅项目,如泼水节、火把节、歌圩节。还有不少地方的民俗节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实现节庆与产业的共融共促。
蚕花节引入年轻元素
但有一个痛点普遍存在,不少民俗节庆活动“闹一阵,冷一年”。如何让优秀传统民俗持续释放吸引力,成为助推旅游的“强磁场”?做好结合文章、丰富旅游业态是关键。含山“轧蚕花”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当地打出“农业+旅游”“乡村+文化”两张牌,不断完善蚕桑文化发展必备的硬件空间,发展观光旅游、禅意研学、户外拓展,不断丰富文旅业态,逐步形成老少咸宜、四季可游的效应。
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当下不少民俗节庆让年轻人“无感”。如何抓住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回流乡村,以及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的机遇,对传统民俗进行创新性表达,找到年轻人的共情点,是时代给出的一道必答题。
答好这道必答题,不仅能创造更多“诗与远方”,更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一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大西洋物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2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