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 >  >  > 正文

什么是度量衡它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度量衡)

2023-03-30 11:19:08 来源:互联网

1、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计量物体长短、容积、轻重的物体的统称。

2、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因地域和国情不同计量统计方式不同。

4、“度”详解长度单位的名称,产生很早,上古时都是以人身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动作为命名依据的,例如寸、咫、尺、丈、寻、常、仞等都是。

5、在这些名称中,尺是长度的基本单位。

6、一尺的长度与一手的长相近,容易识别,所以古时就有“布手知尺”、“尺者识也”等的说法。

7、此外,仞是量深度的实用单位,并且单独构成一个系统。

8、仞与尺的比例关系,一向没有明确的定数,说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都有,一般认为是八尺。

9、周代以前的长度单位的名称,经过《汉书·律历志》的整理,保留了寸、尺、丈三个,并在寸位以下加一“分”位,丈位以上加一“引”位,都是十进,这就是所谓五度。

10、长度的小单位,一般都是算数学者使用的。

11、所谓“度长短者,不失毫厘”,只是表示测量时应该具有微小数的精度的意思。

12、《孙子算经》卷上有“蚕所吐丝为忽,十忽为一秒,十秒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的说法。

13、这些十退位的分、厘、毫、秒、忽成为算术上专用的小数名称和长度小单位名称。

14、到了宋代,把秒改为丝。

15、清末时把长度小单位定到毫位为止。

16、“量”详解量器是封建社会计量农产品多少的主要器具,因此容量的计量产生最早,它的单位名称也最复杂。

17、在《左传》、《周礼》、《仪礼》、《尔雅》等经典著作中都有关于容量单位的记载,其专用名称有升、斗、斛、豆、区、釜、钟以及溢、掬等。

18、同长度一样,周代以前容量单位也是用人的身体计量,以一手所能盛的叫作溢,两手合盛的叫作掬,掬是最初的基本的容量单位。

19、《小尔雅·广量》说“掬四谓之豆”,《左传·昭公三年》说“四升为豆”,这两种说法是相通的,就是说掬也就是升。

20、升的本义是“登”、“进”的意思,两手所盛是基本的容量数,然后从这个数登进,按四进有豆、区、釜,按十进有斗、斛。

21、所以升(亦即掬)是容量的基本单位。

22、后来《汉书·律历志》对容量单位作了系统的整理,命名为龠、合、升、斗、斛五量,一合等于二龠,合以下都是十进(宋以后一斛为五斗)。

23、升是容量的基本单位,斗和斛则为实用单位。

24、至于《说苑·辨物》云“十龠为一合”,说法有所不同,可资参考。

25、附带提一下石,石本来是重量单位,为一百二十斤,但自秦汉开始,石也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

26、关于容量的小单位,《孙子算经》卷上说:“六粟为一圭,十圭为抄,十抄为撮,十撮为勺,十勺为合。

27、”这样,六粟为一圭(一说,十粟为一圭),其余圭、抄、撮、勺以及合、升、斗、斛八个单位,都是十进。

28、这种计算方法,自汉代以后一直都在采用。

29、“衡”详解很早以来,铢、两、斤、钧、石五者都用作重量的单位。

30、但古时对重量单位的说法复杂不一。

31、例如《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絫(“累”的古字),十絫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

32、”《说苑?辨物》:“十粟重一圭,十圭重一铢。

33、”《说文·金部》:“锱,六铢也。

34、”《淮南子·铨言》高诱注:“六两曰锱。

35、”《玉篇·金部》;“镒,二十两。

36、”《集韵·质韵》:“二十四两为镒。

37、”等等。

38、“黍”、“粟”、“絫”、“圭”等,都是借用粟黍和圭璧的名称,实际上早已不用。

39、“锱”、“镒”及“锾”、“釿”等都是借用钱币的名称,也早就不用。

40、所以各家说法有种种不同。

41、自《汉书·律历志》把铢、两、斤、钧、石这五个单位命名为五权之后,名称就比较一致起来,直至唐代都没有改变。

42、其进位方法颇值一提: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43、关于使用两以下的钱、分、厘、毫、丝、忽等小单位,南朝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曾说:“分剂之名,古与今异,古无分之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44、”唐苏敬注云:“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

45、”可见自唐代起已把本作为货币的“钱”当作重量单位,并且“积十钱为一两”,但那时分的进位还没有确定为钱的十分之一。

46、再说分、厘、毫、丝、忽等,原是小数名称,后从长度借用为重量单位名称,自宋代开始定为钱的十退小单位。

47、宋代权衡的改制废弃了铢、絫、黍等名称,其重量单位名称自大到小依次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丝、忽,其进位方法已如前述。

48、宋制衡量一直沿用至元明清,很少改易。

49、但有一点须指出,宋元明清之医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而晋唐时一分则为两钱半,二者不同。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看了会喜欢。

标签: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